电话:13485538018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天津资讯

塘沽记忆:塘沽有座“八一大楼”

来源:龙给忒 时间:2023-01-12 00:00:00 作者:龙给忒 浏览量:

在五十年前的天津塘沽,距塘沽火车站不远,紧靠体育场北面的营口道边上有一座楼,叫“八一大楼”。那时在当地这座“八一大楼”很有名气,在老百姓当中,你要打听营口道20号,知道的人恐怕不多,但你若要问“八一大楼”在哪,几乎是老少皆知无人不晓。

“八一大楼”只有两层,但是它却相当于现在的四层楼那样高,是当时附近最高的建筑物。记得七十年代初,当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来天津新港参观,车队途径营口道时,很多人都拥到“八一大楼”内,居高临下地争睹亲王的丰采。据说,这座楼是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盖的一个银行,在楼后还有一个大的金库。这座楼属于砖木结构,尤其是楼内房屋的空间很大,屋内从地面到屋顶至少有6米高,二楼铺的全是木地板。在大楼正面的大门口两侧,各有两根直径约有1米半粗,从下直抵楼沿的高大圆石柱矗立其间,特别引人注目。

在平津战役期间,当解放军进攻部队攻打塘沽时,首先占领了这座大楼。后来,这座楼成为了驻塘部队的营房。在大楼正门的上方,挂有一个放大的“八一”徽章,非常醒目。因此,周围的老百姓都把这座楼叫做“八一大楼”。

我家就曾住在“八一大楼”。因为从五十年代起我父亲的部队就驻扎在这里,1957年母亲与父亲结婚后,就随父亲从南方老家来到塘沽,作为随军家属与父亲在“八一大楼”安了家。后来父亲随部队移防到了外地,但我母亲没有再随军,而是留在塘沽副食品公司工作,仍住在“八一大楼”。从此在外地部队工作的父亲只有在探家时才回到塘沽与母亲团聚。在六十年代先后出生的我们姐弟4人,就随母亲一直住在“八一大楼”。我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整个少儿时光,直到有一天我们家搬走了。那时我正在塘沽上海道小学读一年级。

父亲曾经提起过,“八一大楼”的门牌号分为营口道20号和营口道22号两个门牌。20号为爸爸他们陆军所用,一般专指大楼。而22号为海军所用,是挨着大楼旁边的一个院子和里面的平房,海军大院与大楼之间有楼道相通的。

在那个时代,“八一大楼”在塘沽营口道上,是为数不多的的高大建筑。除此之外它有许多突出的特点:第一是楼体虽高,但却只有上下两层;第二是楼虽大,但是楼内却没有安装自来水及卫生设施;第三是楼内地面都铺的木地板,地板下是空洞的夹层,内墙也是由半截木板与半截玻璃墙式的墙改装而成的。所以当有人在楼上来回走动,如果是步子稍微重点的话,几乎全楼都能听到动静;第四是楼内两侧上下楼的木楼梯又长又陡。人们上下楼时一般都得紧紧抓住楼梯的木扶手才行。儿时我和小伙伴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,就是经常爬上二楼楼梯的木扶手上,骑在上面当滑梯往下溜着玩儿。曾经就有一次,小伙伴小杰在溜梯时,一不小心从二楼的楼梯扶手上摔了下去。当时把我们都吓坏了,也幸亏楼内都是木地板,小杰一骨碌又爬了起来;第五个特点,就是楼内的臭虫特别的多。

听父亲说过部队驻扎这里时,曾经采取了多种方法试图驱除臭虫,比如在全楼喷洒药物,或用药物烧起来的烟雾熏,用锅炉的开水浇洒等等方法,但是效果均不理想。臭虫依然十分旺盛地存在着。地板的缝隙、衣柜的后面等角落几乎都成了臭虫藏身的地方。夜晚打开灯,常常可以发现臭虫在室内的墙上屋顶上到处乱爬。几乎在每家的墙上都可以看到许多小红点,那是人们将臭虫拍死后留下的印记。对此,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无可奈何。

1972年夏天,我们家搬离了住了15年的“八一大楼”。搬家时,母亲将所有家当用热水几乎洗了一个遍,彻底搞了卫生,但依然没有杜绝臭虫伴随着我们来到了新家。只是过了不久,就发现家中的臭虫就越来越少了。原来是因为盖新家的建筑材料再不是原先的都以木板为主,而砌墙的石灰中夹杂有很多电石灰的成分,而臭虫是最怕电石灰的气味了。

“八一大楼”现在没有了,在1976年地震前,它就已经被拆除了。历经数十年的风霜雨雪,它毕竟老了。庆幸的是,岁月给它保留了足够的体面,使它没有遭遇到几年之后的唐山大地震。否则以它年迈的身躯,怎能抵挡的住当年强大地震波的冲击?

虽然在以后我上学读书毕业工作离开了塘沽,远离了“八一大楼”那块地儿,但不知怎的,梦境中却时常回到儿时的“八一大楼”。迷离恍惚之中,我看见了楼前那4根高大的石柱,我迫不及待地跑进楼门里,穿过楼下大厅,右拐黑暗的楼道,顺着又窄又陡的木楼梯爬上二楼。左拐紧头那个门,就是我家。推开门走进去,家中的窗户还是那么高那么大。我上前趴在东南方向的那扇窗户上,看到了区政府大院、车来人往的营口道和马路对面的小花园……

小时候父母给我拍过“百岁照”,也照过全家福照片,但家中从来没有一张带有“八一大楼”背景的照片。后来,我试着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营口道那段的塘沽老照片,包括“八一大楼”旁边的体育场、制盐研究所等老照片都找到了,但却从来没有找到有关“八一大楼”的任何照片资料。

2011年盛夏的一个周末我回到塘沽,陪已经离休在家的父亲饭后闲聊,从父亲的军旅生涯聊起,不知怎的就聊到了“八一大楼”。父亲接着就回忆起当年在北京军区从事国防工程建设中,“八一大楼”作为部队基地发挥的重要作用。谈兴所至,当时已八十高龄的老父亲可谓兴致勃勃。见状我提出何不陪父亲一起到“八一大楼”旧地重游?父亲当下应允。于是我开车陪父亲一同前往营口道找寻当年的“八一大楼”。

(2011年8月28日为老父亲摄于塘沽营口道20号 )

那天,我陪着父亲走到了营口道20号,当然“八一大楼”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,在“八一大楼”的旧址上,矗立着的是一栋白色的高层建筑——天津航道局的津航大厦。宽阔的营口道人车络绎不绝,骄阳下我和父亲在此驻足了许久,心中各自体验着时光如梭带来的不同的回味。老兵已老,胸中自有激情燃烧的岁月。青春回眸,难以忘怀刻入生命的那份记忆。

(2011年8月28日为老父亲摄于塘沽营口道20号 )

来源:头条@龙给忒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人才网 皖ICP备20008326号-16

地址:天津市滨海新区 EMAIL:admin@rc.tj.cn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